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山中长秀思考了许久,最后决定正面由五千人进行进攻,剩余人员分成两队,由左右两翼攻击明军的侧翼。
命令下达后,倭寇发起了攻击。
不得不说,在此情况下,山中长秀做出的攻击策略是正确的。因为火枪兵阵列火力虽然非常强大,但是这只是正面攻击力强,两翼需要骑兵部队的守卫,否则侧翼将是火枪兵阵列最大的弱点。
山中长秀正是看到了祥云卫火枪兵阵列的这个弱点,才决定出击的。
高翔自然是知道火枪兵阵列的这个弱点,此次他没有让骑兵部队分列火枪兵阵列两翼,目的就是,故意给倭寇一个破绽,让其进攻。
否则,如果阵型完美,倭寇知难而退,再想聚而歼之,就困难了。
因此,高翔命骑兵部队隐藏在村子两侧,并没有让他们担当火枪兵阵列的守卫工作。
高翔见山中长秀果真命令倭寇开始围攻祥云卫火枪兵阵列,他非常高兴,立刻命令火枪兵且战且退,每列射击完毕后,迅速撤入村中,选取有利地形继续阻击敌人。
很快,七列火枪兵射击完毕,全部撤入长浦村中。
倭寇在付出一千多人的代价之后,终于成功将祥云卫火枪兵部队逼入村中。
山中长秀见此情景,立刻命令部队迅速攻入村中,因为他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。如果给祥云卫缓冲的时间,让祥云卫火枪兵重新集结,势必会发挥其火器的优势。
如果此时迅速攻击,在建筑物众多的村落里,祥云卫火枪兵只能是单兵作战,并不能发挥其阵列火力的威力。
不得不说,山中长秀考虑的还是正确的。但是,他忽视了一点,那就是,这也是高翔故意而为之的。其目的就是想将倭寇引诱到村子里,这样就可以完成聚而歼之的目的。否则山中长秀选择逃跑,就等于行动失败了。
火枪兵依托长浦村中的房屋、胡同,且战且退,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,也让敌人看到胜利的希望。使得倭寇可以继续进攻。
渐渐地,倭寇占领了大半个村子,火枪兵按照计划继续向后撤退。
前面进入村子的倭寇继续向火枪兵进攻,后边进入村子的倭寇则开始挨家挨户搜索粮食等物。
高翔故意在每户人家留了一些粮食,其目的就是迷惑敌人。
而目前的表面形势是,倭寇英勇奋战,终于将明军祥云卫打出了长浦村。下一步,在长浦村吃完午饭,继续向海边进发。
战斗仍在继续,而找到粮食的倭寇则开始做饭了。在他们看来,击退祥云卫火枪兵易如反掌。
山中长秀也下达了命令,只需将祥云卫赶出长浦村即可。吃完饭后,继续前进。
随着火枪兵部队渐渐地丢失了整个长浦村阵地,骑兵部队由两翼迅速对长浦村进行合围,而特种部队在倭寇全部进入村子后,迅速断掉了倭寇的退路。
当火枪兵部队退到村子外,外围的两个骑兵千户包围了长浦村,特种部队断掉倭寇的退路后,高翔向火炮部队发出了炮击的命令。
早已等候在长浦村外的火炮部队立刻开始了炮击。
炮弹呼啸着奔向长浦村,顿时,房屋被炮弹炸倒,倭寇被炮弹炸死,还有倭寇被倒塌的房屋压死。
倭寇还没有缓过神来,第二轮炮击又来了。
山中长秀此时才明白过来,中了高翔的圈套,他急忙命令部队撤出长浦村。
此时,祥云卫已经从四面将倭寇团团包围。凡是露头的倭寇,都被祥云卫的士兵直接用枪打死了。这场战斗演变成了一场屠杀。
倭寇也看出了自己的处境,拼命向外冲。祥云卫则发挥火器的优势,抵挡住了倭寇一次有一次的突围。
祥云卫消耗着子弹,而倭寇在消耗着有生力量。看着逐渐减少的手下,已经没有机会逃出去的窘境,山中长秀最后决定投降。
倭寇中有新加入的大明人员。用竹竿举着一块白布,从村子里缓缓走了出来。
早有士兵将此情况向高翔进行了汇报。
高翔率领众人来到了此人面前。此人举着白旗,哈着腰,战战兢兢地说道:“我们首领山中长秀,决定投降。”
高翔看了此人一眼,问道:“你是大明人?”
那人低着头说道:“是。”
高翔继续说道:“既然你们投降,那就放下武器,排队走出来。”
那人举着白旗回去复命。
过不多时,倭寇站着排,举着双手从长浦村中缓缓走了出来。
山中长秀见到面前这位大明祥云伯,说了一段日语。有懂日语的明人翻译了过来,意思就是,败给大明的祥云伯,在下心服口服。
高翔冷笑道:“正义终将是要战胜邪恶的。”
说完,就命人将这些倭寇全部押解下去。初步统计了一下,一共俘获了一千一百余人。
王道青问道:“祥云伯。这些俘虏怎么处理?”
高翔想了想,说道:“山中长秀要送到京城,如何处置,由皇上来定夺。倭寇中,凡是我大明百姓叛逃过去的,全部杀掉,头颅送到杭州,挂在杭州城上,要让大家看看,叛变者的下场。至于剩下的倭寇,全部送至平顶山当矿工,免费劳力必须用。”
张世一听,不解道:“我也听说平顶山缺矿工,那咱们把那些叛逃的人也一并送到平顶山,既惩罚了他们,又解决了矿工。岂不是两全其美。”
高翔看着王道青也有此疑惑,就解释道:“张监军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。这帮人在国家危难之时,没有挺身而出,抗击外敌入侵。而是选择了叛变,为虎作伥,助纣为虐。此风不可长呀。
因此,必须严惩,否则有意志不坚定者,选择叛变,这就如同传染病一样,其他人见此情况,也选择叛变,叛变的人越来越多,那么对我大明的伤害是非常大的。”
王道青点头道:“是呀。祥云伯。老百姓本来就意志不坚定。如果官员、地主等再欺压他们,他们自然把这笔账算在大明身上,遇到外敌入侵,就会选择叛逃。此次倭寇之乱,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。祥云伯这么一说,确实有必要严惩,以儆效尤。”
张世也表示同意。
诸葛一生为谨慎,吕端大事不糊涂。有些时候,在大是大非面前,国家内的所有人员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,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