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642章 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 上  北朝求生实录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比较寒冷,小麦一般是一年一收。
  秋季尚未入冬时播种,到明天五六月时再收割,这跟北齐的农作物收成时间很有些不同。在关中民间一直有着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”的说法。
  白露一般就是九月份。
  周国皇帝宇文邕,经过几个月的回转,驻守,治理地方之后,带着府兵精锐回到了关中。此时长安郊外一片忙碌,杨坚正带着官吏巡视长安周边地区小麦的播种情况。
  和宇文邕的大队人马碰了个正着!
  “朕已经听说了,虽然今年雨水不足,但收成尚可。你在长安坐镇,这半年来辛苦了。”
  半年不见,宇文邕晒黑了许多,身体也壮实了许多。当然,杨坚也差不多的样子。宇文邕破天荒的让杨坚负责长安地区的政务,现在看来,他做得非常好。
  杨坚看着宇文邕一起的军队数量极多,军容严整,便知道此番传闻不假,这位硬气的皇帝,居然对独孤信退让了!
  南阳盆地就这么丢给了独孤信,让他帮着周国守门,犹如肉包打狗。
  当然,十多年前,也有个人这么做,那个人叫高欢,那条狗叫侯景。
  独孤信作为自己的“前岳父”,杨坚的立场是很尴尬的,所以他什么也没跟宇文邕说,而是上了马,跟对方并排而行。
  “朕不在长安这些日子,卫王(宇文直)有没有什么异动?”
  宇文直是宇文邕的嫡亲弟弟,不过向来有些分不清自己几斤几两。宇文邕临走之前,就跟杨坚吩咐过,若是宇文直有异动,则让杨坚采取断然手段。
  当然,宇文邕这样说,杨坚可不敢这么做。
  真要做了,太后死了儿子,肯定愤恨自己。若是将来时不时的给皇帝吹风,自己就算再谨慎,也有翻车的时候。
  所以杨坚用了一个巧办法,重用外戚,宇文泰外甥尉迟纲的次子,年仅十九岁的尉迟运!让尉迟运带着人守住皇宫,日夜不懈怠。
  这一招妙到了极点。
  宇文邕出征在外,若是真的安排贺兰祥守皇宫,这一位权力过大,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。
  若是他联合了宇文直一起搞事,后果不妙。
  同样的,将禁卫的权力交给宇文氏宗室的人,也存在类似的问题。
  唯独尉迟家的两位大员,尉迟迥和尉迟纲,现在都不在长安,难以决断大事。而尉迟运虽然武勇,但一来宇文邕上位以来就大肆提拔少壮派军人。
  尉迟运根本就不担心自己的前途,根本不必跟着什么人走。
  二来则是包括宇文直在内的野心家,能给尉迟运本人的东西并不多。如果真要谋反,没有父亲和叔父参与,后果是不可想象的。
  皇宫安全了,太后就安全。太后安全了,那些乱七八糟的诏令就没了合法性,而杨坚这个大冢宰,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。
  当然,他的军权仅限于皇宫,无权调动长安的禁军,这也是宇文邕留了一手。长安禁军的兵权在贺兰祥手里,皇宫的禁卫兵权在杨坚手里,这两人互相约束和制衡。
  所以杨坚重用提拔了尉迟运,对方也是兢兢业业的守着皇宫,这几个月表面上风平浪静没出什么事情。
  看到杨坚似乎有事欲言又止,宇文邕沉声道:“有事回御书房再说,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。之所以没有提前通知你迎接,是因为朕想看看朕的子民看到大军返回,究竟是如何表情?”
  那还能有什么表情?丘八那德行,闭着眼睛就能想到,长安人又不是傻子,难道还来围观不成?
  杨坚是这样想,只不过他不想扫宇文邕的兴致,只是喏了一声之后就一言不发。
  ……
  终于回到了狭小而老旧的皇宫,进入御书房之后,宇文邕的脸就一直阴沉着。
  在古代,一般大军凯旋,最迟还有几十里地,就会派快马去城里通知主持大局的官员,让他们组织民众来迎接。
  更多的则是头一天晚上就会派人来通知。
  不过你如果以为这是统治者好大喜功的话,那就大错特错了!
  此举的意义是告诉城里的官员乃至民众,将要到城里来的,是自己的军队,所以你们都不必惊慌!
  官员们除了要准备大军的粮草以外,还会张贴安民告示。
  前者是怕大军因为缺乏粮食而抢劫,后者则是担心城里那些不法之徒故意制造事端。
  这次宇文邕没有通知在长安的杨坚,就是想看看自己,以及麾下大军,在普通民众心里如何。
  是不是一支王者之师,正义之师!
  结果他很失望,因为当大军雄赳赳的进入长安东城以后,就发现一阵阵的鸡飞狗跳,大街上到处都是奔逃的行人,店铺都在赶忙的歇业中。
  当时那一幕,气得宇文邕直发抖!
 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罢了。现在这兵荒马乱的,没有人敢赌啊。
  虽然几乎可以肯定这支军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,但是一万次赌对,只要赌错一次,小命就没有了。逃跑很容易,为什么要拿自家的命来装逼呢?
  大伙想得还是很通透的。
  御书房里,太监端上来两杯酒醴,刚刚才酿造出来的,琥珀色还散发着麦香。
  那么酒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?
  周朝《尚书》的“说命篇”记载了“若作酒醴,尔惟曲蘖(niè)”。“蘖”就是发芽的谷物,“醴”就是由蘖糖化后发酵的“上古啤酒”(没有啤酒花的那种)。
  《齐民要术》中记载关于制蘖(麦芽)的方法已经相当成熟。
  第一阶段,渍麦阶段,每天换水一次;
  第二阶段,待麦芽根长出后,即进行发芽,对厚度作了明确的要求,为维持水分,每天还浇以一定量的水;
  第三阶段,是干燥阶段。抑止过分生长,尤其是不让麦芽缠结成块。
  书中还详细叙述了糖化过程。
 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,喝到这样的东西只是稀疏平常而已。但对于宇文邕来说,几个月风餐露宿,喝到这样爽口的啤酒,感觉浑身精神为之一振!
  “陛下,此番东巡,如何?”
  杨坚憋了半天,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,最后憋出这样一句话来。
  “一言难尽,失南阳,国力更加衰微。若齐国无内乱,灭齐无望。”
  宇文邕失望的摇摇头,这是他从窦毅那里听来的,并且深以为然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